{__STYLE__}
對于同等學力申碩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你掌握的如何?課上都很清楚了吧,課下練習還是必不可少的,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同等學力復習資料,下面是同等學力申碩教育心理學簡答題練習題。
1.人本主義的思想對我們現(xiàn)在的新課程改革有什么作用?
解析:a.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在教育過程中的實踐與應用,具體表現(xiàn)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a).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b).教學的過程強調學生的自由發(fā)展。c).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真誠、信任和理解。d).教學方法強調非指導性的原則。
b.人本主義的動機理論:
a).教師要首先關心人的基本需要,使學生能有溫飽、有安全感和自尊感。
b).基本需要滿足后,則應充分相信學生,給予學生愛與自尊。學習中最重要的缺失是愛與自尊。只有愛與自尊的需要滿足了之后,才能有強烈的動機去實現(xiàn)成長的需要。
在馬斯洛看來:“必須讓他們相信,教師對他們是公正、愛護、始終如一,他們不會因為自己出了錯而受到嘲笑甚至懲罰。”
c).教師要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要培育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意識。
總之:關注人性了,發(fā)揮積極性了,自由學習了,有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了,成功的體驗等等都是可以答的。
2.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a.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確信自己是否有能力進行和完成某項活動的信念,由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最先提出;b.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有:a).個體已有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b).榜樣的力量c).言語說明d).情緒喚醒
3.專家解決問題和新手解決問題的區(qū)別是什么?
解析:a.有意義的知覺模式差異。b.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差異。c.技能執(zhí)行速度的差異。d.用于表征問題時間的差異。e.表征問題深度的差異。f.自我監(jiān)控能力的差異。
4.舉例說明什么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在教學中如何應用?(心智技能的形成)
解析:a.原型定向:學習操作性知識的過程,比如數(shù)學老師要把解題的過程明確的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知道解題的步驟。b.通過原型操作把心智技能實踐出來,其實就是一個學習后去實踐的過程,比如數(shù)學老師讓學生自己去做題。c.實踐之后就會把原來外顯的一些形式變成頭腦里內潛的東西,比如學生在做完題后,就把整個過程由原來看老師的過程變成自己頭腦里內在的東西了,這時就真正掌握了。
5.簡單評價多元智力理論及其意義。
解析:a.加德納:認為不存在單純的某種智力和達到目標的唯一方法,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發(fā)覺各自的大腦資源。b.分為8種c.意義:a).極大地擴展了傳統(tǒng)智力概念的含義,b).據(jù)此提出了新的教育觀——“以個人為中心的教育”,c).引發(fā)了人們對教育、人才、智力開發(fā)、教育評價的思考,其理論在世界范圍內對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6.成功智力的理論及其意義。
解析:關鍵是與教育設計的結合。
a.斯騰伯格:成功含義的擴展b.三種智力:分析性智力,創(chuàng)造性智力,實踐性智力的特點是什么c.教育應該全面,尤其要突出后兩者。
7.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解析:a.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激發(fā)潛力:a).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b).給學生留有自由成長的空間;c).改革考試制度和考試內容
b.注重個性塑造:a).保護好奇心;b).解除個體對錯誤的恐懼心理;c).鼓勵獨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d).重視直覺思維能力;e).給學生提供具有創(chuàng)造性特征的榜樣
c.開設課程,教授策略a).發(fā)散思維訓練b).推測與假設訓練c).多中心注意(培養(yǎng)個體注意的分配能力)d).自我射擊訓練e).聯(lián)想技術訓練f).頭腦風暴訓練
8.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在教育中有什么應用?
解析:a.程序性教學b.行為矯正
9.比較正強化、負強化、懲罰與獎勵之間的異同。
解析:a.正負強間的區(qū)別b.獎勵和正強化的聯(lián)系c.強化、負強化和懲罰的區(qū)別
10.根據(jù)行為主義理論,分析兒童攻擊行為的形成,并給出有效的干預建議。
解析:a.點題——觀察學習形成的。b.理論的闡述和結合現(xiàn)實:四個階段(著重突出注意階段;榜樣的特征——趨上和趨同;行為的特征;觀察者的特征;動機階段——三種強化。)c.干預:減少提示線索;榜樣示范;剝奪兒童攻擊行為的強化物;懲罰;塑造兒童友善行為等。
11.建構主義在我們教育實際中的運用是什么?
解析:a.主張隨機通達教學。b.促進合作學習的教學。c.采用支架式教學。d.提倡情境性教學。
1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教育有什么借鑒意義?
解析:a.缺失的需要b.成長的需要c.兩者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是什么d.借鑒意義:滿足學生的需要,尤其是愛和自尊的需要。